在智能化建筑中的綜合布線系統,其接地系統如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這里主要是保護接地部分。
1、屏蔽保護接地
當智能化建筑內部或周圍環境對綜合布線系統存在電磁干擾時,綜合布線系統除必須采用具有屏蔽性能的纜線和設備外,同時,應有良好的接地系統,以抑制外界的電磁干擾。在接地系統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如建筑群主干子系統的主干電纜(包括從公用通信網引入的電纜)具有屏蔽性能時,在進入建筑物后,應將電纜屏蔽層上焊好的導線連接到接地裝置,接地裝置與電纜引入口處的距離不大于15m,應盡量使電纜屏蔽層接地點接近入口處為好;
如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所有纜線均采用具有屏蔽性能的結構,且利用其屏蔽層組成整體的接地網時,要求各段纜線的屏蔽層都必須保持360°良好的連續性互相連接,并應注意導線相對位置不變。此外,應有良好的接地措施,要求屏蔽層接地線距離接地點應盡量鄰近,一般不應超過6m;
綜合布線系統為屏蔽系統時,其配線設備(包括建筑物配線架和樓層配線架)端也應接地,用戶終端設備處的接地可視具體情況來決定,兩端的接地應盡量連接在同一接地體(即單點接地)。若在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于1Vr.m.s(有效值)。這是采用屏蔽系統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的要求,每個環節都有其重要的特定作用,不應忽視,否則將降低屏蔽效果,甚至產生惡劣的后果。
每個樓層配線架應單獨敷設接地導線至接地體,成為并聯連接,不得采用串聯連接。接地導線的選用見表5中所列。
通信引出端的接地可利用電纜屏蔽層,連接到每個樓層的樓層配線架(FD)上。工作站的外殼接地應單獨布線連接到接地體裝置,在一個辦公室內可以將鄰近的工作站組合,采用同一根接地導線,為了保證接地系統正常工作,接地絕緣銅導線的截面積應選用不小于2.5mm2。
由于采用屏蔽系統的纜線和設備的工程建設投資較高,為了節約投資采用沒有屏蔽結構的纜線;或雖采用屏蔽纜線,但因屏蔽層的連續性和接地系統都得不到保證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在每條非屏蔽纜線的路由鄰近處,敷設直徑為4mm的銅線,作為接地干線;接地干線所起的作用與電纜屏蔽層完全相同,并要求像電纜屏蔽層一樣采取接地措施;在需要纜線屏蔽的場合,如采用非屏蔽的纜線,且穿放在鋼管或在金屬槽道(或橋架)內敷設時,要求各段鋼管或金屬槽道(或橋架)應保持連續的電氣連接,并在鋼管或金屬槽道的兩端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在綜合布線系統中的干線交接間(又稱干線接線間),其電氣防護和接地應按以下要求執行。
在干線交接間中如主干電纜為屏蔽結構,且有線對分接到相鄰樓層時,除電纜屏蔽層必須連接良好外,還應將電纜屏蔽層接地,接地線一般采用直徑為4mm的銅線,一端在主干電纜的屏蔽層上焊接,另一端連接到合格的樓層接地端。這些合格的樓層接地端有建筑物的鋼結構、金屬給水管或該樓層用的接地線等。
在干線交接間內應將主干電纜的裝設位置盡量選擇在鄰近垂直的接地導體(如高層建筑中的鋼結構),并盡可能位于建筑內部的中心部位。建筑的頂層如是平頂的,其中心部位附近遭受雷電襲擊的概率zui小,因此,在這個中心部位其雷電的電流zui小,且由于主干電纜與垂直接地導體之間的互感作用,可以zui大限度地減少通信電纜上產生的電動勢。應避免把主干線路安排在房屋建筑外墻的內外表面上,尤其是在墻角處,因為這些地方遭受雷電襲擊的概率zui大,其雷電電流也zui大,對于通信線路的安全性是極為不利而有害的。
聲明:本文只做技術研究討論,請勿用于非法目的,如果惡意使用造成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概不負責!